解决方案

高精度色差仪管控改性塑料产品的颜色品质

发布日期:2022-10-11 浏览次数:537

在改性塑料产品加工中,塑料着色及其色差控制是很关键的,它是衡量改性塑料制造商产品质量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观指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产品的品质要求已提到首位,严格产品色差控制也必然成为每个改性塑料粒子生产商的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改性塑料产品色差产生原因及高精密色差仪在改性塑料产品色差管控中的应用。

改性塑料产品

改性塑料产品色差产生原因:

1.着色剂影响

塑料着色尤其是改性塑料着色正确合理地选择着色剂是很关键的一环.不同的塑料品种和配方体系对着色剂的要求不尽相同,有些要求低一些如PE、PP等通用塑料,有些要求高一些如尼龙系列产品,当然特种工程塑料对着色剂的要求更高如聚苯硫醚等。所以,着色剂选择或匹配不当将造成产品色差或严重色差。

2.基料配方影响

(1)配方不成熟

改性塑料生产时,由于客户订单交货时间紧急。产品配方没有经过小试、中试和小批量反复验证,就匆忙安排生产,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而同时因起产品色差。

(2)改善物料性能

改性塑料生产时,为了满足客户质量要求,产品配方需适当调整以改善某些性能如流动性、阻燃性等,势必会引起产品颜色的波动。如果不及时微调颜色配方,产品就会产生色差。

(3)降低材料成本

改性塑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供应商在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不得不考虑产品价格问题,为了击败对手争取订单,有时必须采取措施,通过选用较廉价的原材料来更换原配方的材料组分以达到降低成本之目的,这时产品颜色就会随之波动,甚至很难控制产品色差。

3.塑料添加剂影响

影响改性塑料产品色感的助剂主要有增韧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填充剂等,这些不同性质的塑料添加剂的用量,会对改性塑料产品的色感产生影响。

4.制件表面光泽影响

制件表面光泽直接影响着颜色调配和颜色评判,比如客户提供的样品是光面或磨砂面,而客户实际生产的制件却是磨砂面或光面,在这种情况下,配色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样品的表面光泽和客户实际生产制件表面光泽的差异,否则一定会产生颜色误差。

5.光源环境影响

颜色是一种光物理现象,没有光就看不到颜色。观察颜色有三个必须的要素,光源、观察体和观察角度,其中光源是首要的。所以,在供需双方评判产品颜色时,光源必须一致,否则,双方的判断结果是没有可比性的。

高精度色差仪管控改性塑料产品的颜色品质:

改性塑料产品颜色检测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目测法和仪器测法等几种方法,具体如下:

1.目测法

直接用眼睛对两个着色制品的颜色差别作评判.人眼评色时,一般均取两至三个色调,亮度和色彩饱和度在允差范围内的不同标准色(标准、上差、下差)用灰卡法评价色差。这种五级九档灰色标准系ISO1974年颁发。用灰卡法评价色差系用饱和度差替代明度差,如果色差相对较小时,这种方法还是比较简洁实用、正确的,但色差太大时就无法采用了。

2.仪器检测法

色差计、测色仪用标定色板与试样色板测出三种刺激值计算△E总色差(CIE)已广泛用于大多数改性塑料生产商,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大家都承认仪器测色是个理想的手段,快速稳定上,但由于人眼判断受自然光的影响很大,所以任何色差公式均不能达到与人眼一致,而塑料制品的颜色是给人看,不是给仪器看的,人眼判断应该是最后标准。

3.仪器与目测互补检测法

仪器测定的数据为参考,目测为最后标准。目前大多数的改性塑料产品生产商都会使用三恩时TS7036高精密电脑色差仪,用于配色及色差的测定。在色差检测中发挥了的重要作用,能帮助迅速找出色差存在的根源,然后针对色差计测得的L*,a*、b*,利用色差公式△E*=[(△L*)2+(△a*)2+(△b*)2]1/2计算出总色差,决定调整明、暗度或蓝、黄相还是绿、红相。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联系电话
+400-888-5135
返回顶部